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以及現代技術不斷發展,推動了智能化技術的快速進步。中國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傳統智能化系統、定制智能化系統和可持續智能化系統階段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,可持續智能化系統是行業發展的主方向。
傳統智能化系統階段
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,隨著人們工作與生活質量不斷提高,一個安全、高效、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已成為人們的迫切需要;科學技術特別是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、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迅猛發展,為滿足人們這些需要提供了技術基礎。
這個期間,人們對建筑智能化的理解主要包括:在建筑內設置程控交換機系統和有線電視系統等通信系統,將電話、有線電視等接到建筑中來,為建筑內用戶提供通信手段;在建筑內設置廣播、計算機網絡等系統,為建筑內用戶提供必要的現代化辦公設備;利用計算機對建筑中機電設備進行控制和管理,設置火災報警系統和安防系統,為建筑和人員提供保護手段等。這時,建筑中各個系統是相對獨立的,彼此間幾乎沒有聯系。
定制智能化系統階段
上世紀90年代中期,房地產開發逐漸進入熱潮。雖然房地產開發商還尚未完全弄清智能建筑的內涵,卻率先發現這個標簽的商業價值,于是“智能建筑”、“5A建筑”甚至“7A建筑”等名詞頻繁出現在廣告中。
從技術方面看,除了在建筑中設置上述各種系統以外,這一階段主要強調對建筑中各個系統進行集成、廣泛采用綜合布線系統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應用。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,不同形態的建筑對智能化系統有了不同需求。例如,住宅小區應用信息技術主要是為住戶提供先進的管理手段、安全的居住環境和便捷的通信娛樂工具,這與酒店、寫字樓、醫院、體育館等智能公共建筑有很大不同。為了滿足用戶不同需求,提供個性化的智能化系統,智能化發展開始進入定制化發展時代,為不同建筑類型的用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。
可持續智能化系統階段
當今社會強調綠色、低碳的人居環境。將智能建筑與綠色建筑結合起來,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,也是現代建筑智能化發展的必然方向。所謂可持續智能化技術,就是指綠色建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,它所倡導的技術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。建筑智能的可持續性就是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規劃、設計、開發、使用和管理中,必須堅持綠色建筑的概念,更有效地使用水和其他資源,減少對環境的破壞,為使用者提供健康、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境。綠色建筑中引進智能化、信息化系統,它們的配置既著眼現在也放眼未來,既滿足開放性原則的要求,對于系統中增加或更新設備又有適應性和兼容性,具有超前性、擴張性和靈活性等特點。
可持續智能化系統在綠色建筑應用
綠色建筑首先強調節約能源,不污染環境,保持生態平衡,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,其目的是節能環保。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,包括供暖、供冷、供熱水、炊事、照明、電器耗電、電梯、排污、保潔耗電等。節省能源需要在綠色建筑中采用新的自動化、智能化技術,利用智能系統的“智慧”,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,并具體應用在智能照明系統、空調、通風、冷凍、采暖智能系統、電梯群控系統等方面。
可持續智能化在綠色建筑應用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,包含的技術門類繁多,設備器件復雜,網絡縱橫交錯。可持續智能化系統在綠色建筑實際運用中包含許多子系統,如綠色能源發電和配電監控系統、室內環境智能調控系統、用水監控系統、智能安全防范系統、家具智能化系統、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及信息網絡系統等。
智能建筑是綠色建筑的技術支撐,綠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目標,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是對現代建筑兩個不同方面的追求。因此,將智能與綠色合二為一,以智能化推進綠色建筑,以綠色理念促進智能化發展,則能夠體現出人類對現代生存環境在安全舒適、節約能源、減少污染方面的追求。從長遠來看,這既是滿足以人為本、解決建筑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需要,也是對于傳統建筑的豐富、完善、更新和拓展;把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,即堅持綠色智能建筑的概念,才可能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。因此,筆者認為可持續智能化系統將是現今階段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方向。